Hi,欢迎进入苏州新凌高强度紧固件有限公司为您提供专业的五金产品和新闻资讯,敬请关注!
设为首页 | 收藏本站

汽车裁员潮席卷全球,300万人面临失业

发表时间:2020-01-15 22:46


BBA也扛不住“裁员潮”

在今年年初,宝马集团对外发布了削减成本计划,计划核心是为应对电气化转型和自动驾驶技术方面的成本支出,未来三年内节省120亿欧元的成本。

宝马的削减成本计划似乎也成为了裁员潮袭来的征兆。11月26日,奥迪发布声明称,计划到2025年前将裁员9500人,占员工总数的10.6%。通过节省成本加快向电气化和数字化转型。

12月初,奥迪正式宣布在2025年前裁员9500人,约占员工总数的10%。这一轮削减计划主要在德国进行,同时还将精简其在德国的两家核心工厂。奥迪此举将为公司节约60亿欧元(约合人民币469亿元)的成本,用于推动电动化转型。

几天后,戴姆勒宣布,未来将在全球范围内至少裁减10,000份就业岗位,规模至少占全球员工的3.3%,裁员的理由基本和奥迪如出一辙,通过裁员节省资金填补汽车电动化转型带来的成本拉升。

而福特汽车、通用汽车、日产汽车等车企也在进行大规模裁员。一场全球化的裁员浪潮已经席卷开来。削减成本、组织架构调整、提升效率、迎接电动化及数字化转型。车企裁员的背后,是全球汽车市场下行带来的利润下滑与面向未来巨大投入之间的矛盾。

从外部环境上来看,从2018年至今,饱受周期性因素及国际贸易形势影响,汽车市场需求明显放缓,即便传统巨头也在艰难前行。在行业内部,电动化的趋势也在不断颠覆汽车市场。这也意味着,与10年前相比,此次裁员风波更具杀伤力。

因为这并非只是汽车市场下行所带来的负面结果,也是传统汽车行业转型所带来的蝴蝶效应。在向新技术转型的过程中,许多传统岗位不得不被淘汰。

除了德国三巨头以外,美国、日本和中国汽车制造商也早已有所行动。根据外媒报道,《汽车公社》&《每日汽车》记者对此轮裁员潮做了统计,下表是各主要车企裁员的具体情况。

图中有些裁员已发生,有些是未来计划

相比之下,美国汽车制造岗位的削减情况不太明朗,主要由于底特律三巨头已经就未来四年的新合同与美国汽车工人联合会(UAW)进行了谈判。

作为全球最大汽车市场,中国也被卷入裁员潮。据彭博社报道,截止9月底,蔚来汽车解雇了约20%的员工,裁减了2000多个岗位。

综合来看,在组织结构的调整上,美国车企往往变现得比较果断,即:需要劳工的时候快速扩张,不需要劳工的时候迅速裁减。欧洲车企则偏向于提前做好规划,后期按照计划循序渐进地推进。日本车企则更追求其在全球范围内的竞争力,侧重于调整某个区域的结构。

谁的“锅”?

一方面,面对全球汽车市场下行,大部分制造商不得不选择全面收缩、或是部分市场裁撤生产线。换言之,此次裁员潮的大背景是汽车销量的波动。

据CNBC报道,随着中国和美国两大汽车市场需求减弱,预计全球汽车销量将在2019年出现金融危机以来的最大同比降幅。2019年,全球新车销量可能会再下降4%,至7,750万辆左右。

对此,日本伊藤忠研究机构则提出,以往野蛮扩张的模式已经到达极限,而新兴国家的销售潜力也已被充分挖掘。现阶段,想要实现销量逆转,必须以削减产能为前提,进行结构调整,而非如过去十年一样,不断做加法。

另一方面,电动化趋势也在威胁传统汽车行业工人的饭碗。

电气化转型同时也意味着车企人才结构的调整。虽然燃油车与电动车看起来相差不大,但里面核心的东西已经完全变了,你让一个整天与机油、扳手打交道的工人去做电工,显然是不合适的。特别是燃料电池技术和近几年大火的自动驾驶技术,领域跨得就更大了,已经触及到了传统汽车工人的知识盲区。

电动化趋势也使得传统燃油发动机和变速箱制造的用人需求明显缩水,组装线上的工人位置数量也将因此减少。

来看有一组有意思的数据:

·电动汽车动力总成的零部件数量只有燃油发动机的六分之一,这意味着电动汽车动力总成制造时间将缩短,关联的供应商数量也会变化;
·电动汽车总装时间比当前的燃油动力乘用车减少30%;
·适配电动汽车的电池制造厂较之燃油发动机制造厂,所需的劳动力数量只有后者的五分之一。

人才类型转变 从业者前途未卜

根据《中国汽车中长期人才发展研究》报告显示,汽车企业中的经营管理人才和普通技术工人的需求量将持续下降,特别是普通技术工人的需求量,将从目前的平均47%下降到2020年的30%,继而到2025年的9%。与此相对的,工程技术队伍中的研发人员、其他技术人员以及生产工人中的高技能人才,均将大比例提升。

一位在汽车行业干了十几年技术的朋友说:“我们这一代大部分搞汽车的,在大学里学的知识,上班以后做的研究,都是围绕燃油车来的,这一套东西是从合资体系里面引渡出来的标准,但是对于目前的新能源转型,相当于是研发体系和知识体系的重构。个人认知始终是有限的,唯有认同一个方向跟着一个体系一起干,才可能产生价值;而如今,我们常常不知道将职业生涯托付给谁,才能够保证前途稳当。”——况且,人到中年,遥远的前途和当下的生活压力交织在一起,愈发不知何去何从。

随着新能源补贴退坡,“断奶“后引发的一系列连锁效应依然在影响着汽车从业者,不少前期说要投产的厂房停摆,不少中小型主机厂资金链紧张纷纷砍项目,设计公司因为接不到项目纷纷裁员、关闭,尽管不少造车新势力仍然有相关岗位需求,但依然不敢说“不差钱“,所以不确定性似乎依然很大。

汹涌寒潮下,仍有暖意

据资料显示目前全球汽车供应链上的员工约1100万人,汽车电动化使劳动力需求发生重大改变,在未来3到5年内有汽车业可能会失去300万个工作岗位

球车企的裁员潮,确实让不少汽车从业人员感觉冷飕飕的,但同时,也将给汽车行业带来新的机会。有德国汽车行业专家预测,由于电动化、智能化、网联化带来的对软件、人工智能等新科技人才的需求正在加大,德国汽车业将会在未来10年内为当地创造12.5万个新岗位机会

新能源汽车的政策补贴虽然在逐年减少,但是政策扶持的力度并不会降低。在近日举行的《2019汽车智库大会暨汽车全产业链发展研讨会》上,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副秘书长叶盛基先生表示,中国新能源汽车还没有完全实现市场化,中间还有一段艰难的历程要推进。有关部门也正在研究没有补贴政策的情况下,相关的非货币化扶持政策。

或许正是看到了这一点,在补贴明显减少的情况下,仍不断有造车新势力涌现出来,比如“土豪玩家”恒驰汽车和近日发布的天美汽车;而传统车企也在通过体制改革,引入投资方,加快产业跨界融合,无形当中也会带动人才流动,又如华为成立的智能汽车事业部,也在逐步引进汽车领域的专业人才。

电气化之路注定是路阻且艰,可以预见,未来几年整个汽车行业的格局和人才结构都将发生较大变化。电气化之路该何去何从?或者汽车人该何去何从?相信很难有人给出确切答案。


地址:江苏省苏州市吴中区甪直镇淞石路69号    电话:0512-66010928
Copyright 2019  苏州新凌高强度紧固件有限公司   http://www.szxlgq.com    欢迎来电咨询!
Powered by 凡科平台  苏ICP备16521534号